昂仁县论坛 东北纯正尼姑庵尼姑入庙后绝不碰钱,一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东北纯正尼姑庵尼姑入庙后绝不碰钱,一
TUhjnbcbe - 2023/10/31 19:18:00
北京痤疮十佳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0986.html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我国。

进入我国之后,佛教与我国的儒、道思想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宗教。

直到今天,佛教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几千年。

虽然在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时间,佛教饱受统治阶级的镇压与摧残。

但总体来说,佛教在我国还是不断发展的。

我国佛寺众多,佛教典籍林立。

近年来,佛教已发展成为一项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着许许多多前来朝拜的人。

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现代利己主义思想的传播,许多寺院功利化主义现象十分明显。

寺院不再是众多尼众们潜心修行的圣地,而成为了许多人敛财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我国东北,却有一所寺院超脱于世俗之外。

尼姑入庙后绝不碰钱,一天也只吃一顿。

道源寺尼姑的生活

道源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是大悲寺僧团下院。

作为东北“纯正”的尼姑庵,这座庵堂有着自己的坚持。

道源寺周围群山环绕,环境清幽,十分适合修行。

寺庙创建于年秋天。

创建之初,寺庙仅有两位比丘尼师傅和十几位出家居士。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寺院的僧尼人数逐步增加。

实际上,该寺庙其实是一座尼姑庵。

寺庙里没有男性,只有一百多位女性。

这些入住寺庙的女性要经过两到三年的考验之后才可剃度。

寺庙规定众多,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尼姑们日复一日地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该寺庙没有任何形式的盈利模式。

在寺庙外面的围栏边,设有“清修道场,谢绝旅游”、“寺内禁止放钱、拍照、喧哗、吸烟、吐痰”等字样。

寺庙免费对外开放,也不设功德箱,尼姑们做佛事也不得收钱。

与大悲寺戒律一样,该寺尼姑持不捉金钱戒,终生不能碰钱。

对于尼姑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寺院也有着严格规定。

每晚10点开始休息,早上2点就必须起床。

一天只能休息四个小时。

此外,尼姑们一天只能吃一次饭,饭菜也十分清淡。

尼姑们过了饭点就不被允许进食。

在饭点,所有尼姑一起进食。

吃饭时碗不离手,要保持安静,不能嬉笑打闹。

碗中的食物必须吃完,不允许剩饭,以免浪费。

吃完饭后,尼姑们要把自己的饭碗清洗干净,之后放回原位。

寺庙内没有电脑、电视和网络等比较现代化的东西,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尼姑们每天的日常除了诵经念佛,就只有修行。

寺庙对她们的出行也有着严格限制:尼姑和修行的出家者,平时不得外出。

如果真的有事,常住则会安排人统一外出。

当然,她们并不是真的与世隔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以后,尼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外出“行脚”,她们中的大部分会有长达半个月的修行时间。

两周左右的修行,她们需要长途跋涉,走完差不多多公里的路程。

这就要求她们不仅有充沛的体力,还要有坚韧的毅力。

“行脚”途中,她们身着僧衣,背上背着锡杖、香炉和生活用品,分为一列,井然有序地前行着。

无论是烈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她们勇往直前,不改初心。

行进路上,她们是最独特的存在。

熙熙攘攘的行人,好奇观望的司机,都在张望着她们。

她们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引起周围人的注视。

她们不为外界所扰,执着于远方。

她们背着沉重的背包,走过崎岖的小道。

吃斋时间快到,她们排练整齐,前去化斋。

她们只乞食,不求取金钱。

热心的民众施与她们食物。

尼姑回施答谢。

乞食归来,她们将食物交给“净人”。

然后,她们列坐整齐,等待过斋。

过斋前,她们还要将食物布施于*神,以显敬畏之心。

尼姑们再唱一篇“供养文”,方可进食。

如果当天并没有乞求到食物,她们就只能饿着肚子。

晚上休息,她们不能沿途借助任何场所。

尼姑不住旅社,不住寺庙,也不能借住人家。

草垛旁、马路边、洞穴里,都可以成为她们居住的场所。

她们风餐露宿,四海为家。

闲暇时分,她们写日记、读经、用针戳破脚上的水泡。

她们始终保持初心,坚定本心。

寺庙注重的是尼姑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所以,道源寺里面的尼姑严格地遵守着清规戒律。

她们心无旁骛,摒弃一切杂念。

在这里,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嬉笑怒骂。

在决定出行的那天,她们就斩断情丝,与亲人、朋友进行了告别。

她们挣脱了世俗的枷锁,了却尘世,心无牵挂。

在这里,遵行教义是每个人的自律。

她们吃斋念佛,摒弃功利,成为自己的信仰,然后,做自己的信徒。

二、心存敬畏,不忘初心

年如果有幸看到这群尼姑们,会发现她们在9月8日凌晨,从盘道锦场出发,途径辽宁、河北等地,最终于9月22日晚到达北戴河,完成了她们一年一度的修行。

年9月16日,尹红侠在作品《行走中的思想—李克富心理随笔》中提到了海城市道源寺的尼众。

作品中,作者看到一组尼众“执持锡杖,手提香炉,身披霞光,行脚野外”的照片,极为震撼。

在了解完她们的日常后,更为肃然起敬。

看到一众尼姑苦修的场面,他不由得生起敬畏之心。

他的体会是“敬畏让人臣服,口服心服。”

从道源寺开始“行脚”,至今已有二十年的修行历程。

每次修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为佛门弟子,她们讲求“万物有灵”,感念“普度众生”。

途中遇到被车辆碾压的生灵,她们将生灵铲起,就近掩埋。

遇到被弃的亡故小猪尸体,她们用工具将小猪掩埋,告慰其生灵。

她们不忘初心,平等地对待一切亡灵。

民众赠与她们食物,她们回施答谢时,不论长幼,不分贫贱,都恭敬地回以谢礼。

她们是真正的出家人,对万事万物都持有敬畏之心。

她们始终恪守佛教准则,秉持清规戒律,不忘初心。

在佛教商业化的今天,她们始终心存敬畏,不忘初心。

她们是佛教中的一股清流,她们是真正的尼姑。

生于红尘,最终归隐于红尘,她们带着自己的虔诚,回归到了最淳朴的状态。

三、佛教商业化现象

而和这些虔诚的尼姑相比,很多寺庙都没有如此赤忱和“通透”了。

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

本土化之后的佛教与中国人的心理高度契合。

佛家讲究“轮回”,认为凡事都有因果,号召人们心存善念,慈悲为怀。

因此,中国人认为善恶终有报。

佛家号召人们向善,僧尼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和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有关。

原本如此看来,佛教应该是较为真挚和淳朴的,不会沾染上利益等“不洁之气”。

但事实上,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对佛教的追寻,佛教已发展成为一种旅游产业。

许多人慕名而来,希望可以感受佛门的清净,以便获得内心的宁静。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产业,在帮助人们了解佛教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商业化模式的推行,许多寺庙开始违背自己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和庸俗化。

佛教商业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将寺庙承包给商人或企业,产生商业化行为。

每年寺庙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前去朝拜,每次朝拜后寺庙都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这些收入主要包括香火钱和门票。

每逢旅游旺季,佛寺的门票就会水涨船高。

仅就门票而言,有的地方的寺庙收入就可以高达上亿元。

即使是最虔诚的信徒,要想去佛寺参拜,也必须支付起高昂的门票。

为获取高额利润,寺庙也会有天价高香头香或强制消费的行为。

许多人来寺庙参观,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消费。

除了香火钱和门票之外,寺庙获取利润的方式还包括捐款。

这些捐款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

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僧侣借佛教名义进行敛财。

这类人的意志并不坚定,他们巧取豪夺,披着佛教的外衣夺取财富。

他们内心并不虔诚,心中尚有许多杂念。

进入佛门之后,就想着“借佛敛财”,之后再迅速还俗。

而道源寺与这些寺庙不同,这座寺庙没有浓厚的商业化模式,尼姑们守着清规戒律,过着安然平静的生活,她们的内心,没有得失之心,一心问道求佛,也从未想过将自己的寺庙打造成旅行的一个景点。

对她们来说,钱财不过身外之物,活着只是为了参透世间,勘破一切的劫难和悲伤。

对她们来说,尼姑入庙后绝不碰钱,则轻了钱财带来的烦恼之欲;一天只吃一顿,则减轻了口腹之欲带来的无端思量。

参考文献:

苏蕾.佛教文化主题旅游产品评价指标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郭兰萍.论当今中国佛教的功利化和庸俗化[J].青年文学家,.

[3]尹红侠.行走中的思想——李克富心理随笔[M].青岛:青岛出版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纯正尼姑庵尼姑入庙后绝不碰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