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一辈子不洗澡,一年只洗一次脚,虚云的头陀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一辈子不洗澡,一年只洗一次脚,虚云的头陀
TUhjnbcbe - 2023/6/5 21:44:00

虚云大师是近代的佛门巨擘,但是我们观察他的照片,就会发现他是不符合我们一般印象中的出家人的形象的——虚云老和尚蓄发留须。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比如最近在少林寺出家为沙弥的蔡志忠老师,他就认为虚云禅师是“留头发和胡子是无所谓的”。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其实这跟虚云老和尚的修行方式有关,并不是很多人自认为的“高僧就可以蓄发留须”那样。

公元年,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开示了自己“蓄发留须”为问题:“谈到和尚蓄须这件事,旁人对我是不清楚的,我初出家时,误学头陀留须发带金箍。那时不明教理,早就错了,后来被善知识一骂就剃了,以后每年剃一次头,每逢除夕洗一次脚,平生不洗澡,既然一年才剃一次头,平常不剃头,就不剃胡子,我不是有意养胡子的。”

这段话不是庵主说的,在虚云老和尚的文集中有记载,有阅读过相关文献的读者可以给庵主证明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以后再有人拿虚云老和尚“蓄发留须”作为“不剃发、留胡须”的依据,可以参照老和尚的开示语录予以驳斥。

当然,本章的重点不是“蓄发留须”,而是“头陀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苦行”。一提到苦行,大家应该能够想起辽宁海城大悲寺的僧众,也就是妙祥主持领导的僧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城大悲寺的僧众往往被信众作为例子,批判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僧众以及释永信大和尚。

作为佛弟子呢,庵主不对这两个僧团以及大和尚妄加议论,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虚云的头陀行与大悲寺的头陀行有何差别?”换言之,现代的僧团还有没有必要去行“苦行”?它的意义到底是在哪里?

提到虚云老和尚,笔者的眼泪都要掉下来,那个时代真的是太难了。我们现在一提到他,都会这样说:“虚云以一人之力,肩挑禅宗五脉,一衲一钵一仗走遍天涯。”这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绝对不是,这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所有佛弟子的无奈和悲哀。

禅门(南禅)自六祖惠能以来,不断地开枝散叶,可谓是横扫南北,这是中国佛教最为光辉的顶点之一。

但是,到了19世纪,中国佛教竟然如此衰微,以致于“五家七宗”面临着香火失传的境地。汉传八宗以净土、禅宗最为兴盛,其他的如唯识、律宗、唐密等等,几乎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式微了。

“禅净合流”使得佛教在广袤的民间扎下了深深的根,但可悲的是,在清末那个动荡的时代,禅宗这个极具生命力的宗派,也即将走向灭亡。如太虚大师所说:“明清之际,佛教已沦为民间的玩物,义理无人钻研,僧团制度几近崩溃。”尤其是在虚云和尚出家的时期,整个佛教都乌烟瘴气,僧众的考核制度被取消、僧团的制度极为混乱、佛教的义理无人继承,可谓是岌岌可危。

那个时候的僧众在干什么呢?汪曾祺先生有一部小说叫作《受戒》,其中描绘了一些和尚生活的日常,那就是当时的大部分的僧众的日常写照。比如,“放焰口”等同于杂耍、“俊俏的年轻和尚带着戏子跑了”、“寺庙也算账、过年、杀猪”、“大寺庙的主持有很多老婆”、“和尚也可以结婚”等等,这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这倒不是贬低佛教或者是怎么样,包括印顺、太虚、虚云等大德,都承认了中国佛教百余年的“高度世俗化”。故而,太虚大师在他弘法的年代,提出了“僧团改革”的理论并且付诸实践,他是整个现代佛教的奠基人之一。而虚云大师比太虚大师年长50岁,虚云大师正处在民族危急存亡的时刻,他出生于公元年。

读过历史书的读者应该知道,“公元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年以后,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民,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谁还有闲工夫去管你佛教怎么样呢?谁还在乎你禅宗是不是要断了法脉呢?谁还有那个精力和心思去钻研佛教义理呢?

那么,“天选之人”出现了,虚云在年正式出家,随后又受“具足戒”,正式开始了他的“苦行生涯”。大家要注意一点,为什么虚云(当时法号为“德清”)选择的是“头陀行”?这实际上与禅宗的祖师达摩有很大的关系,达摩禅师的“二入四行”是古印度佛教“头陀行”的翻版,尤其是其中的“四行”,其实就是相当艰苦的“头陀行”。

达摩禅在初传时期遭到了很大的打压,因为这种游方乞食、居无定所、不蓄资产、聚众集会的方式,很容易引起统治者的怀疑与打压。

类比一下,中国人熟悉的“侠客”,实际上与“达摩禅僧”有着相近的地方,他们也不被世俗权力所容忍。中国禅宗以达摩为祖师,“头陀行”被认为是末法时代“正法仍存”的重要象征,故而,虚云老和尚在皈依佛门之后,选择了头陀行。

佛是反对苦行的,但是,佛教作为“禁欲克己”的宗派,它的极端必然是“头陀行”。佛住世期间,提婆达多曾以“五事”与佛争执,但佛都没有同意他的意见。包括露宿、穿破衣、不食肉、不食盐、不食乳制品等在内,佛都是断然否定的。因为,当时佛住在僧团之中,僧众没有必要走极端。

但是,到了虚云出家的时候,整个华夏都走到了极端,他作为“志向远大、悲切深远”的佛教僧侣,必然会以“头陀行”示现众生。虚云老和尚的头陀行很苦啊,出家以后再也不洗澡、一年只洗一次脚,走到哪里都是一钵、一杖、一笠、一钟,为的是要示现众生——正法仍存,佛法未灭。

佛入灭时说:“以戒为师”,事实上,民国的高僧都相当重视戒律,因为这是佛教的根本。比如,我们熟知的弘一大师,他弃绝红尘之后,就专修律宗。

除了个人的性格原因之外,这实际上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包括虚云、弘一、印光、太虚等众多高僧,都不遗余力地弘扬戒律。

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教,没有戒律,一切法都无从谈起。这是那个时代的高僧们做的努力,那是“末法时代即将来临”的恐惧中所走的极端,那是因缘所致的殊胜示现。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谈一下大悲寺的“苦行”,庵主知道,一谈到这个话题就会拿少林寺举例子,种种妄语就出来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太虚大师已经为“中国现代佛学”建立了完整的机制,为僧团在世俗与出世俗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我们其实可以举达摩到五祖弘忍的例子,那个时候的禅宗是遭到官方僧团的驳斥的,同时遭到了世俗权力的极度打压。

原因就在以上,“头陀行”过于极端,不能够融入世间,最终将导致僧团的集体灭亡。从慧可大师开始,禅宗便逐渐地中国化,知道五祖弘忍确立了“固定僧团,安居基地”的僧团制度。其后的百丈怀海禅师,建立了一整套的“清规制度”,使得佛教僧团得以保全。

随后,“会昌法难”便开始了,所有的官方僧团,在离开了世俗权力的支持之后,都走向了覆灭,只有禅宗才保存了下来。各位,这是血淋淋的教训、这是残酷的现实、这是历代高僧用生命总结出来的制度。不能够以单方面的“博人眼球”而对抗整个大僧伽,不能够在没有必要极端的时候,去走极端。

这是庵主为什么对于大悲寺苦行不认可的原因,当然,妙祥和尚与大悲寺僧团到底如何,笔者也不去具体地评论。但是,“头陀行”这件事情,并不比“固定居住”的僧众要高级、要慈悲。头陀行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手段,是无奈之下的无奈之举,是正法不灭的途径,是欲海之中的佛法之灯。

那么,现在到了极端的时刻与极端的年代吗?显然是没有的。我们称赞虚云老和尚的苦行,并不在于其苦行本身,而在于其大愿大悲大行大力的百年弘法之心。

假设苦行真的是衡量僧团或者大德的标准,那么除了这些行头陀行的大师之外,其他的大德将置于何地呢?这便是不明就里的大分别与大执著,这便是不究竟不见性的大虚妄,这便是那个不看月亮而看手指的人。

出家的僧众到底是如何,庵主不想也不能去揣测,但还是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深入经藏。这样,我们能够站在更加如法、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红尘俗世中的种种分别,这是愚痴众生因分别产出的众生相。

还是那句话,多读书,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辈子不洗澡,一年只洗一次脚,虚云的头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