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鞍山人那些天我们一起熬过的酷暑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鞍山人那些天我们一起熬过的酷暑
TUhjnbcbe - 2021/7/10 20:59:00

经受历史罕见高温“烤”验

全城积极应对坚守有为

连日来,我市气温居高不下,3日,更是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37.8℃。对抗高温,我市迅速启动预案,水、电、煤气、交警、环卫、医疗等部门、单位全力应对,农村抗旱保苗,城市平稳运行。面对炎热,我市各单位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积极而为,汗湿衣襟仍坚守岗位。“烤”验之下,环卫电力等一线劳动者为城而动、挥汗如雨;闷热之中,市民避暑有方、安然度夏。

预计6日,冷空气逐渐南下,钢都将迎来降雨。

高温按下暂停键,5日,市民盼望的一阵风一场雨终于来临,乐道:“天凉好个秋”。

37.8℃!

鞍山城区

今夏最高气温

突破历史极值

5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自7月28日以来,鞍山地区“热度不减”,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7月31日开始,我市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天35℃以上高温,8月3日,鞍山城区最高气温达到37.8℃,突破历史极值。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艳对此进行解读,通常副热带高压盘踞江淮一带,造成鞍山高温天气源于副热带高压北跳至东北,并且为下沉气流,所以天气闷热晴晒。

今年,进入二伏之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鞍山高温闷热天气逐日加强。据市气象台数据显示,自7月28日以来,鞍山大部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在36℃到38℃之间。7月31日,城区最高气温37.7℃,超越了历史上年6月16日出现的37.4℃的最高气温。8月2日,最高气温再次跃至历史极值37.7℃。8月3日,气温再度攀升,下午13点13分,我市城区最高气温高达37.8℃,再一次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我市最高温的记录。4日,城区最高气温也有37.2℃,但开始出现回落迹象。

针对高温天气,记者采访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艳。据她介绍,近段时间,控制我国东北、华北天气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由于海陆的影响,高压带常断裂成若干个高压单体,而太阳辐射的扰动加热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张艳告诉记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般在太平洋,但从春末开始一点点北移,夏初会北跳到北纬20至25度,至7、8月份会北跳至北纬22至30度,9月开始南退。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就到了北纬40左右,这与季风强弱所涉及的环流场变化有关。

为什么副热带高压会盘踞于此,并且气温这么高?张艳就记者的问题通俗地解析了一下。她说:“一般副热带高压北跳之后会南撤,但这需要一定的环流背景,往年副热带高压夏季都在江淮一带,不在东北,所以江淮那边天气较热,但今年环流比较有利于副热带高压盘踞东北,更具体得用数据分析,而之所以天气会这么热,因为,副热带高压是下沉气流,所以是晴好天气。”

随着冷空气南下,5日东北开始“退烧”,云量增多,气温明显下滑。清晨,鞍山吹来凉爽的风,人们终于摆脱了连日来高温闷热天气的困扰,心情舒畅,纷纷开启户外活动。预计今日晚间(6日)到7日,鞍山将迎来一场降雨,市气象局将抓好有利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来缓解旱情。

全媒体首席记者钟蕾

应对高温

各部门齐动员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侯冰冰)为应对此次高温天气,2日,市委办公厅、市*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加强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安全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温闷热天气造成的危害,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对重点部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森林防火安全管理,重点区城、重点景区、重点人员火源管控,林木密集区域增设关卡、増派护林力量,各级应急救火队伍保持临战状态,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加大消防巡查检査力度,及时发现整改各类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做好农业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文件规定,关心爱护坚守在高温一线岗位的干部职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建筑施工企业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安全制度,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防止中暑引发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作业,对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要有可行的环境整改措施,防止高温中暑。

确保高温期间正常生产生活。加强电力调度和电网巡查,制定应急预案,对高耗能企业提前做好告知和预警,满足城乡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需要;加强水厂运行管理,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卫生计生部门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安排门急诊力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餐饮等单位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切实做好预报预警工作。气象部门适时发布高温天气预警信息,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向公众公布高温天气预警信息,切实组织做好防御应对高温工作。

海台岫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抗旱

连日极端高温天气,对农业农村造成一定影响。面对高温,我市农业部门积极应对,海台岫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村民生产自救,最大程度减轻和消除因旱情带来的损失。

海城:山区果农连续抗旱50天

4日早上7点多,海城市马风镇东房身村的村路和果园里,果农们开着三轮车拉水浇水的情景随处可见。“近50天的时间,我们这里仅有一次降雨,降雨持续时间在半个小时,根本起不到缓解旱情的作用,我们果农每天都在拉水上山,绷着劲地抗旱,能浇一棵树是一棵树。”一位刘姓果农在自家院里的水井取完一车水,急匆匆地驶向果园。

7月以来,海城东部山区旱情持续,马风镇、王石镇、接文镇、岔沟镇等地*府以及负责南果梨产业发展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纷纷指导农民采购抗旱设备,积极投入抗旱。海城市南果梨产业技术联盟的技术人员范晓北,不定期为果农们推送抗旱技术信息。范晓北说,高温天气对果树等农作物是极限挑战,上午9点后应停止室外农活,因为地表温度特高时浇水,反而会导致果树脱水严重。果农们可以在日落后至凌晨的时段内错时浇水,拉水上山的果农不要摸黑作业。

果农们在抗旱的同时,总结交流各自的抗旱经验。马风镇朱红村的果农于先生在年初埋下了滴灌的管道,旱情来临时,于先生在家里,拉开电闸就可以为果园浇水,效果显著。

台安:抽水灌溉缓解旱情

5日,记者自台安水利局获悉,为防暑抗旱,台安水利局将现有的喷灌车借给各乡镇,进行喷灌。据介绍,桑林镇、洪家农牧场等乡镇旱情较重,大部分喷灌车都均匀借配给旱情重的乡镇。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缓解旱情,拯救农作物,各乡镇工作人员均分组下到村内进行扶持工作,督促村内百姓进行灌溉自救。

岫岩:高温对岫岩影响不大

4日上午,记者从岫岩防汛指挥部及哨子河乡、清凉山镇、洋河镇等8个乡镇了解到,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对岫岩地区并未造成太大影响,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基本正常。其中,只有大营子镇2万多亩农田出现了旱情,十余条河流断流,部分饮水井水量不足。

针对已经出现的旱情,大营子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农业生产抗旱工作。大营子镇每日投入大量人力入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组织村民生产自救,指导广大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对没有水源条件的区域主动延伸渠道,尽量扩大浇灌面积,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抗旱。

全媒体记者战风孙婉茹

全媒体首席记者徐天宇

鞍钢镜头:

汗水演绎高温下的坚守

曹鸿儒摄

3日上午8:30,一列车正停靠在鞍钢铁运分公司机车厂南部列检作业区,车头底下,焊花四溅,南部站修线班班长王恩刚正在更换失效的烧结车后托板螺栓。当他站起身时,脸上已汗流不止。

据天气预报,3日这天是辽宁连续高温的极限突破。王恩刚说为避高温时段,他早上7点就到岗作业,每天列车24小时不间断运行,产生的大大小小故障都由他们站修线班的10多个人来维修,工作量很大,但为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无论什么天气都要坚守在岗位上。

王恩刚说,现在的车皮温度还可以用手碰,到了正当午,停留在站修线的车辆车皮温度能达到50℃,车顶有60℃。

其实,不管盛夏还是严冬,为了保证鞍钢的生产运输,59岁的王恩刚和他的工友们常年露天作业,坚守岗位在他们就是天职。诚如在这个高温时段里,走进鞍钢,你还会看到诸多这样的镜头——

1日,鞍钢股份炼焦总厂西部炼焦作业区两座7米焦炉炉顶温度高达多摄氏度,该作业区调火班班长韩涛每天8小时的工作却要往返于炉顶10余次,头顶烈日,脚踩高温,他仍然全神贯注地一遍遍检查和测量炉温,汗水浸透了工作服,脚穿的特制耐热鞋同样烤得难受,但为了保证炉温的均匀稳定,进而保证焦炭质量为炼铁提供精料,他必须要获悉精准的数据。

走近炼铁3高炉前,股股热浪席卷而来,工人们正在进行出铁作业。温度达℃的铁水好似火龙从出铁口喷涌而出,沿着铁水沟流向鱼雷罐车……炉前主管技师李雨红告诉记者,这里每两个多小时出铁一次,工人必须穿上厚厚的阻燃服、防护鞋,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才能作业。一天要出铁9次,每一次身上的工作服都会被汗水浸透。

在鞍钢纵横交错的铁路运输线上,骑在车帮上的调车员,每天都在接受高温的“烤”验。

工人们一线大干,企业做好后援。鞍钢工会系统早部署、巧安排,结合一线职工作业特点,购买防暑降温用品和饮品,第一时间把清凉送到岗位上。据统计,鞍钢各单位工会共计拿出多万元,送出药品、电风扇、饮品等20余种防暑降温用品,为一线职工营造温馨舒爽的“清凉一夏”。

全媒体首席记者程云鹤

全力以赴

优化方案保供水

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钟蕾)连日来,鞍山气温持续升高,城市用水需求不断上升,刷新了日供水总量的历史记录,为了确保群众在高温期间正常用水,市水务集团全力以赴,积极应对,确保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压平稳。

7月30日晚,因来自海城的原水不足,导致南台地区水压下降,市水务集团调度中心迅速反应,立即用大伙房水源进行补充,快速恢复了正常供水。据统计,7月30日,城区最高气温超过37℃,日供水量达到44.2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3.3万立方米,刷新了当日供水总量的历史记录。针对上周的高温情况,市水务集团优化调度方案,实时掌握各区域的用水变化,及时调度各水厂的运行状况,灵活解决高温天气用水需量缺口。同时,合理安排计划性停水时间,尽量不安排停水降压作业,确保供水压力平稳,满足群众用水需求。

为了保证在连续高温天气下供水平稳,市水务集团抢修人员随时待命,部分项目施工顶水作业,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对管网压力的影响。对市*管网及供水设施开展全方位巡查、检漏、测压,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突发爆漏事故,减少因爆管停水引起百姓生活不便。维修管理中心实时监控泵站运行情况,防止高温天气水泵偷停,确保供水通畅。坚持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24小时监测,做好供水管网末梢采样监测,及时掌握高温天气水质变化情况,确保出厂水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让百姓用水安全放心。

电力抢修

24小时待命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海霞)4日,记者从鞍山供电公司获悉,连续高温袭击鞍山地区,导致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给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带来巨大压力。为确保线路及设备经受高温“烤”验,保障线路设备安全,防范事故发生,鞍山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及生产用电。

据了解,鞍山供电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应对措施,执行负责人带班制度,要求全天候带班值班,并对各供电所值班、抢修值班情况进行现场巡查。要求所有抢修人员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加强设备巡视,加强维护和抢修工作,对辖区内的线路、设备加强巡视,开展好特巡和夜巡,做好设备测温、测负荷工作,防止因过温、过负荷而损坏设备的事故发生;做好员工防暑降温工作,优化停电安排,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停电进行户外作业,落实后勤保障和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应急抢修管理工作,要求做好抢修物质储备和抢修值班工作,抢修队伍做到24小时随时待命;同时加强市区及农村地区安全用电宣传工作,并对违规用电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用电。

余名

一线警力保畅通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姜旭)3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通安全管理局获悉,虽然近期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可交管局部署在我市各大交通主要干道及路口的余名一线警力依旧无畏高温,每天坚守岗位,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通畅。

据了解,我市共有19条主要干道及余条次干道或小道,为了确保早晚高峰期间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通畅,每天早7时至早高峰期结束、晚4时30分至晚高峰结束,交管局余名警力都会准时出现在各自驻守的岗位,现场指挥交通,确保道路通畅。为了确保相关警力能够持续、不间断地驻守岗位,交管局不定期地开展“送清凉”活动,为坚守岗位的警力送去矿泉水、绿豆水、湿毛巾、药品等防暑用品。

各路段及岗位上的民警及辅警纷纷表示,无论温度多高、烈日多晒,他们始终会坚守自己的岗位,确保广大市民及车辆的安全。

多名

环卫工保洁忙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曹之维)近日,我市出现了连续高温天气,这对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有了很大挑战。据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8千多名环卫工人坚守岗位,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同时,我市环卫部门也增强了高温防护措施。

据悉,市环卫处连续对各区下发了通知,高温作业,要注意环卫工人的防护措施,要尽量集中在早晚清扫保洁,避免高温下长时间作业。同时,还要加强对路面降温,目前,我市有近20辆洒水车,避免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在主要道路进行洒水作业,50余辆机械洗扫车也在主要干道、街区路上进行洗刷作业。

记者从各区环卫部门了解到,除了给环卫工人发放高温补助外,各区的环卫部门对高温天气下作业的工人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防护措施。据铁西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铁西环卫处给每个环卫所发放了锅、绿豆、白糖,还有矿泉水,各个环卫所可以自行煮绿豆水。同时给环卫工人每天发放两个冰果降温。有的环卫所还准备了痱子粉、清凉油等物品。

气象服务

实时跟进

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钟蕾)5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针对高温天气,我市启动了气象灾害(高温)三级应急响应,依据《鞍山市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全地区进入响应状态。市气象局实时进行高温监测工作,做好气象服务。

据介绍,连日来全市气象部门全方位做好高温天气预报预警服务,通过多个媒体渠道科普高温天气防御知识和防暑降温小常识,加强值班值守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及时发布和传播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高温天气监测,确保完成气象服务工作任务。

日前,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作人员专程前往海城市部分乡镇,做高温干旱天气服务指导。

气象资料显示,副热带高压在5日南撤后,冷空气将影响鞍山地区,并带来降雨天气,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认真研究部署,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鞍山人那些天我们一起熬过的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