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武汉市江汉区年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武汉市江汉区年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TUhjnbcbe - 2021/5/27 20:32:00
广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3.html


  一、着力调结构、抓创新,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产业发展量质齐升。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编制《江汉区现代服务业空间提升规划》,优化产业版图,产业体系更加稳健。楼宇经济持续壮大,新增年纳税亿元楼宇5栋,全区亿元楼宇总数达23栋,3栋楼宇税收突破10亿元。金融业支柱作用不断稳固,金融业增值税增长41.6%,增幅居全市前列。新增上市企业2家。商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第一。文创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突破家,占全市总量的七分之一,营业收入增长41%。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规模初显,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西北湖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建设全面启动。


  创新动能加速成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升级创新载体,“江汉创谷”顺利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复核认定,入选武汉市“设计之都”示范板块。打造创新平台,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落成开园,全市首个原创认证保护分中心落户江汉,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个。汇聚创新主体,引进院士、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研发机构8个,吸引各类小微科创企业8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展现创新活力,第七届武汉时装周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设计师之夜”、首届武汉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蓬勃开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全球首个无缝导航示范区,无缝导航芯片项目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利授权量增长62.6%,增速位列中心城区第一;专利申请量增长43.6%。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亿元。高新技术产值43亿元,增长超过20%。工业技改成效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7%,创近年新高。


  招商引资落地见效。升级“招商电子地图”“招商项目库”,举办和参与大型招商推介活动24场,签约总金额.4亿元,外资占比近45%;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增长16.2%。引进嘉里中心等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6个,世界强投资项目8个。狠抓项目落地,往年签约项目开工率87%,居全市第一。累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亿元,越秀国际金融汇等13个市级重大项目、南国中心等81个区级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武汉中心书城等9个项目新开工,顶琇西北湖A地块等7个项目竣工验收。


  武汉中央商务区克难奋进。紧紧围绕“攻难点、强建设、促发展”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商务区建设发展。*土置换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汉江大道涉*路段进场施工。全面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完善商务区社会服务设施规划,优化核心区城市设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档提速,汉江大道范湖至淮海路段、云飞路范湖至梦泽湖段竣工通车,辅仁小学、武汉一初CBD校区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水利路片、妙墩片地块顺利摘牌,武汉广电全媒体中心项目完成供地,邮储银行定制楼宇竣工交付,泛海城市广场二期开业迎宾。着力强化产业集聚和服务功能,新增注册企业家,程力环境资源、恒大人寿保险、智慧门店家时代等企业签约入驻。


  “暖企”服务不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时间最短缩至2.5个工作日。在全市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事项“一网受理、一窗办结”。实行帮办服务、容缺审批,行*审批事项“一次办”占比94.2%。助力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投入运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放“科创贷”“民贷通”贷款近2亿元。建立海内外双招双引工作站5个,吸引大学生落户人。深入推进“千局联千企”和“双万双联”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精心组织开展江汉区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


  二、着力强功能、提品质,城区魅力稳步提升


  规划统筹标准引领。坚持把高起点规划作为建设精致江汉的重要抓手,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全域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做实“一核两纵三区四带”,探索“多规合一”,编制“综合规划管理一张图”,引领区域产、城、人的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双修”理念,高定位集成江汉市*建设标准。紧扣全市*运会工作部署,开发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运会保障任务精准调度,助推城市管理效率变革。立足区域板块特色,编制西北湖等5个片区规划导则,打造城区亮点示范。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强力攻坚楚宝片、清芬片等项目,汉正街片区紫竹巷、航空小路片等项目实现供地.8亩,旧城改造供地规模创近年新高。谋划建设历史之城,启动楚宝里国际商业文创片控规升级城市设计,保护修缮文物和历史建筑。高标准完成汉口文体中心升级改造,启动新华路、解放大道、*孝河综合管廊、雪松路综合改造工程。加强路网建设,新建微循环道路10条,新增道路里程6.9公里,维修破损道路12万平方米。缓解停车难,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


  城区管理更加精细。开展清障、清理、清洁、清爽、绿化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管理品质,推进城市面貌蝶变。拆除楼顶广告处、违规LED屏8块,拆除违法建设18万平方米,整治工地围档5.5万平方米,美化建筑立面万平方米。严控出店占道经营,取缔规范早夜市49处,拆除主干道亭棚72个。人行天桥涂装、招牌整治、城市家具美饰、人行地下通道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中山大道创意彩绘商业街成为网红街区。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成万松横路站等垃圾收集屋5个,新、改建公厕15座,实施公厕服务市场化试点29座。攻坚整治共享单车乱象。在4.3万户居民、个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建设绿色智慧站区,汉口火车站全年安全发送旅客达3万人次,客流量居全省首位。


  绿色品质日益彰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大气治理专项行动,严控工地扬尘、餐饮油烟,PM10和PM2.5年均值同比分别下降5.7%、5.9%。推动节能减排,新增装配式建筑7万平方米。建设海绵城市项目库。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区域范围内湖泊水质稳定。开展全域绿化,实施一路一景、花开江汉、立体绿化,全年新、改建绿地12.9万平方米,广电小森林绿化项目在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交流。


  三、着力谋民利、保平安,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社会保障更广覆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62.9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68%,同比增加8.79亿元,增长16.23%。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8%,建成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57家,同比增长24%。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机构标准化体系,区社会福利院通过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获评全国首家养老服务五星级养老院;建成老年人宜居社区26个,“互联网+居家养老”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切实保障退役*人权益,组建退役*人事务局。加大辖区困难群众帮扶力度,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救助资金万元,发放高龄津贴万元。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解决保障性安居房0套,发放城镇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户。全面完成对口帮扶的*陂区6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任务。


  社会事业更优发展。破解教育空间资源不足难题,出台全省首个集约化校园建设导则。启动12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竣工5所。新开办幼儿园9所,实现全区各街道公办幼儿园全覆盖。中考普高升学率居全市之首,高考一本上线率全市领先。加强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家,取缔无证幼儿园16所。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建成8家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开展辖区首届名老中医、特色中医科评选。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工作受到国家卫健委表彰。文化惠民扎实推进,非遗文化节、人文武汉大课堂、武汉微马等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时尚艺术季、“穿越老汉口—时尚新江汉”行为艺术秀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书香金桥”读书活动获评全市首批“终身学习品牌”。


  社会治理更加完善。着力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建立“联勤联动”执法机制。实现区、街、社区三级社会工作网络全覆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持证社工总数位居全市前列。新建社区*员群众服务中心8个。个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推动“红色物业”拓面提质,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启动老旧小区微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针对老旧小区老年人出行难问题,为老旧居民楼增设电梯14部。提升供水质量,清洗、更换老旧水箱个。

年工作安排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运保障,在深耕精致江汉上求突破


  举全区之力做好*运会各项保障,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品质提升,更加注重城市宜居环境打造,让老汉口和新江汉交相辉映,向世界展示精致江汉新形象。


  高标准抓好环境改善。坚持高标准设计,把好最后一道工序,全面完成*运会亮点片区、保障线路的整治提升工程。打通汉江大道,推进新华路、*孝河综合管廊等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新建微循环道路10条,建设新华路等人行天桥6座。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治理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实现PM10和PM2.5年均浓度值削减目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排水管网升级改造,提升城区防涝功能。持续提升环西北湖带环境品质。健全城区绿化空间布局体系,建设精品园林绿化先行示范区,启动武汉中央商务区山湖绿道项目,推进常青公园提档工程,让城区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高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健全*府、社会和市民共建共享的常态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有机融合。运用城区功能品质提升综合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城管”。细化城市管理标准,探索构建信用城管体系。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提标行动,狠抓武广商圈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汉口火车站、客运站、地铁站等窗口地区管理。持续推进清障、清理、清洁、清爽、绿化等专项整治,不断提升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力克城区顽疾。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完善城市家具管理养护机制。深入开展“厕所革命”。依托智慧交通平台,有效治堵保畅。


  高起点提升服务品质。倾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抢抓武汉全域旅游大发展契机,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建筑、老里分,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无缝导航示范区建设,支持5G试点,加快商圈、特色消费街区智慧化升级改造,提升消费体验,擦亮“江汉购物”品牌。优化沿街门店业态,形成“一街一品”,塑造城市形象新亮点。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以文明行为扮靓城区”系列宣传,组织迎*运系列文化活动,支持民间艺术交流,打造江汉国际新形象。


  二、聚焦经济密度,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


  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更多承接和发展高效高新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实现质量效益、产业能级双提升。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高效高新发展产业,量化管控土地资源产出效益。推进西北湖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建设,建立楼宇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完善楼宇经济发展*策。探索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招商管理运营模式,打造主题产业楼宇,推动高能级企业集聚。活化优化楼宇存量资源,支持老旧楼宇升级改造,提升楼宇品质,促进楼宇产业提档升级。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要求,完善楼宇周边配套,推动楼宇与街区融合发展,激发内涵增长活力。


  聚力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6+N”产业体系,立足价值链高端,厚植现代金融、商贸流通、通信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加速发展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三大新兴产业,培育若干具备战略新兴元素的先导产业,推动产业迭代更新。组建金融同业促进会,引进国际国内顶尖风投机构,支持消费信贷、商业保险产品创新,打造高质金融板块。推动商业结构调整,引导消费升级,实施“首店计划”、“老字号”回归计划,支持各类商业业态向智能化方向迈进,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江汉路步行街,带动中山大道及周边商业功能品质提升,打造中部商业极核。整合时尚设计、品牌传播、产品营销等产业链,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交流,提升武汉时装周、时尚艺术季等品牌影响力,增强时尚设计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中部时尚高地。依托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聚集数字媒体龙头企业,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瞄准高附加值中介服务业态,高起点打造特色高新科技服务板块,促进金融、文化、人力资源等产业协同发展。支持阿里云、泛海集团合作建设智慧CBD,打造全球创新中心。增强区域人力资源配置能力,积极申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引进石油、通信产业链关联企业,壮大能源、信息产业集群。


  强力推动重点项目。一体化推进“双招双引”,实施以商招商、以才带商、以资引商。抢抓国家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机遇,围绕长江主轴江汉段、长江大道江汉段等重点区域,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商贸企业,计划完成招商引资总额亿元,引进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6个。强化项目服务,加快5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促嘉里中心、妙墩片、水利路片等17个项目开工,跟踪做好武汉中心、泛海时代中心等竣工项目招商服务。推进汉正天街和平里片等28个旧城改造项目收储、土地整理和招商推介,策划引进优质重大项目。

三、致力改革创新,在激发市场活力上求突破


  坚持改革开放再出发,以观念创新为引领,将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聚焦效率更高、管理更好、服务更优的目标,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力,把江汉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创富高地。


  打造*务服务升级版。新*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高效集成服务事项,力争办件服务全市一流。深化*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省、市、区、街道、社区*务服务“一张网”五级联通。全面设立投资审批“绿色通道”、不动产登记“提速通道”、证照数据“共享通道”、审批系统“融合通道”。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准确掌握全区产业发展态势。健全服务企业机制,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及时兑现*策,增强企业获得感。


  打造市场环境升级版。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执法行为,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实行“无事不打扰”,让企业家安心干事创业。实施名家、名企、名品培育计划,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打造江汉高质量标杆。依托原创认证保护分中心,加强创新成果保护,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企业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对失信人开展联合惩戒。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有效预防和化解非法集资等各类金融风险。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压态势,为企业安全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打造“双创”生态升级版。引进国内外知名创业孵化运营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建设专业化创客空间、科技孵化器、科技加速器,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务平台。发挥商务服务集聚优势,整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优质资源,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引导基金投资运作,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扩大“科创贷”“民贷通”服务范围,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授信*策、创新服务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依托深交所湖北基地,推动产融结合,服务企业上市。大力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国际国内商会协会、经贸促进机构,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促进资本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对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四、立足普惠民生,在实现幸福共享上求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提供高水平服务、实现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更直接、更实在。

努力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创业促进就业专项计划,打造创新创业支持链,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户、退役*人等重点群体,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龙头示范作用,全域推广养老服务标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区社会福利院改扩建项目落地,统筹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助力养老服务业发展。完善社会救助精细化管理,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危房监管,确保在册危房监管率%,逐步消除在册B、C级以及新增D级危房。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应对新高考*策,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争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优化学校布局,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加快13个教育项目建设步伐。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设健康江汉,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院为龙头、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紧密型区域医联体,加快建设医院分部,打造辖区医疗核心圈,提升健康服务能力。积极实施全面两孩*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配套母婴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效利用汉口文体中心,打造集文化体验、竞技体育、健康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民乐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开展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以“红色物业”为引领,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促进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落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系列*策,开展老旧小区“智慧电梯项目”试点,提高老旧电梯安全监管水平。完善“三社联动”机制,加大*府购买服务力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持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争创市级“平安鼎”。切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让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心。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五、紧盯行*效能,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府上求突破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化*府机构改革,以人民更加满意为目标,增强为民情怀和干事活力,增强*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府工作新局面。


  更加注重改革兴*。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府职能配置,提高*府效能。深化综合行*执法改革,整合综合执法力量,探索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国资监管体制和国企发展新模式,健全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


  更加注重依法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好人大*协议提案。健全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严格规范行*行为,依法办理行*复议案件,全面落实行*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坚持*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更加注重高效施*。倡导实干精神,持续推进“大调研大落实”,找准事关江汉发展和百姓民生的短板,攻坚克难抓落实。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创新能力,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各项工作。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更加注重廉洁从*。严守*治纪律和*治规矩,提升*府系统*建水平,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加强对招投标、*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审计监督。规范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财*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切实做到公正用权、务实担当。

附件1、年*府为民办实事


  1.关爱老年人。为0名高龄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为辖区高龄困难老年人家庭及老旧社区安装安全扶手、楼道间休息壁椅0套,实现老旧社区安全扶手全覆盖。


  2.帮扶残疾人。提高全区持证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险投保标准,将残疾人因病住院纳入保险保障范围,人均保费提标元。


  3.
  4.保障困难群众安全用气。通过补贴方式引导全区低保等困难家庭使用正规瓶装液化气,并为其免费更换配件。


  5.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举办招聘会20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2期,提供*策、融资支持等服务。组织辖区优质企业为大学生等各类人才提供岗位0个。


  6.加强小餐饮规范管理。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小餐饮”“小作坊”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改善餐厨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7.提升辖区绿化水平。新建青年路游园,对京汉大道武展游园、常青一路游园、长江日报路游园、常青路张公堤游园进行改造升级。


  8.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社区分类垃圾容器全覆盖,建设垃圾分类收运屋20个。


  9.深化平安江汉建设。建设26个智慧互联、惠民利民、共建共享的示范智慧平安小区。


  10.开展文化体育惠民行动。建设1个金桥书院,提档升级40个金桥书吧。举办84场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居民群众进剧场、进影院,继续开展武汉微马等活动,推进全民健身。

附件2、名词解释


  1.无缝导航示范区


  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武汉大学陈锐志教授团队落户江汉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于“高可用、高精度室内外一体化无缝定位导航”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GIS等技术,在江汉区大型复杂公共场所提供精度优于1米的室内外一体化无缝导航服务。


  2.不动产登记事项“一网受理、一窗办结”


  通过部门协同,申请人只需准备1套资料,通过1次取号排队,在1个窗口即可完成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收件手续,办证流程缩短到30分钟之内。


  3.千局联千企


  “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的简称。即全市0名左右局级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千家企业(项目),重点联系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较高的骨干力量企业。


  4.双万双联


  “万名处(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万名机关*员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困难群众”的简称。


  5.双招双引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6.一核两纵三区四带


  “一核”指武汉中央商务区;“两纵”指长江大道江汉段、武汉城市中轴线;“三区”指武汉“金十字”金融街、江汉经济开发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四带”指解放大道高端商业集聚带、京汉大道动感时尚商业带、中山大道历史文化风貌带、沿江大道旅游休闲带。


  7.综合规划管理一张图


  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为载体,整合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产业经济、重点工程、民生配套等数据的智能规划管理应用平台,可实现城区综合规划管理大数据的展示、查询、统计、分析和动态监控等功能。


  8.城市双修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9.城区功能品质提升信息管理系统


  全区*运会保障任务综合管理调度平台,能够在系统终端查看三维实景,是借助*运会契机,对城市精细化、智慧化、长效化管理的探索实践。


  10.两法衔接


  行*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


  11.首店计划


  对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特色品牌在江汉辖区开设“全国首店”“华中首店”或“武汉首店”,给予奖励*策。


  12.双随机一公开


  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3.四大资智聚汉工程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的简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市江汉区年政府工作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