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海城,地震也挡不住过年舌尖上的年夜饭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海城,地震也挡不住过年舌尖上的年夜饭
TUhjnbcbe - 2020/11/17 1:47:00

东北有很多山东人,我祖辈据爷爷说是在山东蓬莱。春节之前就开始摊煎饼,一摊就是一缸,高高地摞起来。过年时候,大媳妇小姑娘聚在一起包饺子,男的嗑瓜子、喝酒,打点小牌,冬闲嘛,过年就是玩儿。

过年猪,大盆菜,够味道

姥姥是农村的(海城,析木,张仙裕),那个时候穷,杀猪也不是每天的事,家里养猪的杀完猪就卖掉大部分,自己留点。过年杀猪那天会请亲戚朋友,人越多越说明你家人际关系好。村子大的几百户,小的百八十户,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是这一圈的,大家商量好,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轮流杀猪请客。那时候老百姓都比较穷,平时也怕吃太多,但是那天就会说“随便吃”。来的人多能吃一半,人少能吃三分之一,吃完以后每家亲戚朋友还会带点回去。这样的挨家吃饭能陆陆续续吃到春节以后。

这顿饭一般是早上起来八九点钟开始准备,把东北的小炕桌搬到院子里边来,架在雪地里。猪抬进院里,侧卧在炕桌儿上,杀猪人知道猪的(各个)部位,刀从脖颈一直下去直接捅进心脏,下面放个缸接猪血。缸里捧进新下的雪,雪很干净,能充当水来稀释猪血防止血凝成块。10分钟左右血放完了,撒上点盐,拿高粱杆哗哗一搅,盆里的血就算准备好了。

猪开膛,要从脖子那开始沿肚皮砍开,内脏哗啦倒进一个大盆里。分开以后,胸腔里边还会有点血,很腥,还温热着,用小碗舀出来,这碗血非常珍贵,只有杀猪的人才有资格喝,表示对杀猪人的尊重。猪劈成两半,猪头剁下来放在房檐底下,当时的东北,外面就是自然的冰箱,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能吃这个猪头。

猪劈开后分件,前肘、后腿、五花,砍成大件,再灌血肠。血肠各家味道不一样,小肠洗净,血里加点花椒面儿葱花、油,灌进肠衣里边,一边灌一边系成一节一节的,放进温水里慢慢煮。煮血肠也是很有技术的一个活,血肠肠衣很薄,灌注时会有空气在里面,为了防止它在煮的时候爆掉,要用针在上面扎小眼,使空气随着热气的蒸发排出去,早了血肠会漏,迟了会爆开,慢慢地血肠随着温度升高而凝固,就能进行下一步了。

锅洗净开始煮肉,肉简单切成大块放在一起煮,这是过去满族的遗风,白肉、血肠、东北的酸菜,再加上粉条、冻豆腐,放在一起慢慢炖,就成了饭桌上的主打菜——杀猪菜。煮熟的肉切一盘,沾蒜泥加酱油,做成传统的蒜泥白肉。剩下的做配菜,猪肝做炒肝尖,大肠来溜肥肠,每个部位都做一点,想吃什么就做什么。那时候的菜不像现在一盘一盘的,都是大盆装,酸菜白肉一炖就是一大锅,过年人多,东北人食量又大,一小盘一小盘地上菜简直让人笑话死了。菜盆大味儿也香,现在过年也杀猪,但图省事都送屠宰厂里,好多人外出打工,人越来越少,再吃不到那个味道了。

▲杀猪菜里的明星:血肠

年夜饭包饺子,酸菜馅、猪肉白菜、牛肉芹菜、三鲜馅,韭菜一定要加。韭菜被称为春韭,象征春天到来,这种韭菜又少又贵,但滋味足。炖鱼,一般是鲤鱼草鱼*鱼,经济条件好的买海鱼。年饭上必吃猪蹄,东北话是“挠搔挠搔,越过越好”,寓意家里都往前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辽宁大连那边靠海,吃海鲜多些,兴安岭附近树多,吃猴头蘑之类的菌子,吉林林区那边还吃飞龙,但现在是保护动物,不能再端上餐桌了。

正月里早上吃一种甜点,黏豆包。*黏米做皮,包子一样裹进自家做的豆沙馅,包好放外面冻起来。吃的时候往锅里放上油,小火煎到外面有一层脆壳,蘸白糖吃。正月十五吃元宵,滚元宵需要机械的辅助,一般是去买,汤圆自家包,团团圆圆又一年。

7.4级地震,照样过年

我对年的春节记忆特别深刻。当时我刚上小学,海城过年前后发生一场7.4级的地震,那场地震预防做得好,没有多少人员伤亡。堪称中国防震史的典范。

我每年放假就去海城,那时候娱乐活动比较单调.记得那天我正坐在炕头上搓嘎拉哈(羊拐骨),忽然就像坐火车一样,咣当咣当的在炕上忽悠左一下、忽悠右一下,当时年纪小感觉真好玩,现在判断当时已经有3、4级地震了。农村离县城远,过了半天才从公社大队传来通知,刚才地震了,可能会有大地震要来,家家户户必须从房里搬出来搭地震棚住外面。每家限量砍几棵树,在院儿里搭成三角型的帐篷住进去,晚上防止冻耳朵要戴帽子睡觉。没到腊月二十三就有小地震了,老百姓心想不管怎么样先杀猪吧,所以那一年没进二十三就陆陆续续开始杀猪了,搭上铁架子,垒起灶台,架上临时的锅,劈柴烧火做饭,天天吃肉。

腊月二十四大地震来了,虽然民居都是砖木结构倒塌了不少,但是预防得当,大家都住院里没几个人受伤。地震晚上来的,只听到轰隆隆的响,小孩也不知道害怕,只觉着特别好玩,第二天我跑到田里,看到土地崩开一米多宽的大裂缝。

东北一天两顿饭,早上9、10点一顿饭,下午3、4点一顿饭,吃饭的时候喊家里的小子“去,放个二踢脚”,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叮当响,意思是我家要吃饭了。别人家一听,他们家吃饭了,咱们也吃饭吧。这二踢脚一直放到正月十五。

十五灯会打灯笼,当地各个机关、大队、单位用纸糊出各种形状的灯笼挂门口,做的好的还能猜灯谜,猜对了就给张小票换个小气球、小手绢。还有人做冰灯。最早的冰灯是自家做的,拿大水桶打满水放外面,趁水冻到外面有层壳里面芯儿没冻上,把水放掉,每天用水涮冰壳,冰壳越来越厚,十五那天往冰壳顶上钻个小眼,里面点上灯。后来条件更好了,开始从河里取冰块、雕冰灯。

二月二,猪头已经在房檐下放了一个月,可以吃了。猪头耳朵、鼻孔的毛不好刮,要放进炉子里烧,整个猪头都烧成焦*状,放进小盆、泡在水里一点一点刮,烧过的猪头毛能去的更干净,冲洗出来的大猪头,大耳朵,白白的,特别漂亮。猪头洗净,拿大砍刀从鼻子那儿劈开,分成一样的两半,再拆成猪耳朵、猪舌头、猪脸肉。一般都是酱着吃,拆剩的骨头炖汤煮酸菜。

吃罢猪头,新年过完了,打招呼就不再说新年好啦。

?本文摘编自《舌尖上的新年》:徐龙──《海城,地震也挡不住过年》一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城,地震也挡不住过年舌尖上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