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县论坛 原来唐山有这样一座古城遗址 - 昂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昂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原来唐山有这样一座古城遗址
TUhjnbcbe - 2024/9/16 21:40:00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1_0.shtml
「本文来源:唐山文化旅游」在滦南县城北河公园南边的兆才大街漫步,走到北河大桥西侧,南望,就看到了一道高高的土城墙,它就是倴城古城遗址。古城的构造这古城城墙用黄土和土坯筑成,墙高4.5至6.5米,墙基宽20.6至25.8米,墙顶宽10至12.6米。古城墙南北长.5米,东西宽米,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古城墙墙体坚固,上面长满了乔木、灌木和野草,虽经千年风雨侵蚀,依然巍巍屹立于北河南岸。北河,本名通津河,相传乃古代的一条运粮河,因坐落于倴城古城之北,老百姓众口铄金,叫成现在这个通俗的名称。明弘治十四年编修的《永平府志》记载:“倴城废县(县字疑为城字之讹),在滦州南六十里。”民国二十六年编修的《滦县志》记载:“倴城……元将那颜倴盏屯粮处,今镇北遗址尚存。”倴城民国时期归滦县管辖,是与冀东地区的开平、稻地、榛子镇齐名的“四大名镇”之一,当时该地尚未设县,故曰“镇北”。倴城地名的由来关于倴城这个地名的由来,民间说法很多。年中国人民银行滦南支行扩建办公楼时,从中大街和文化路交叉路口挖出一尊古碑。这尊出土古碑雕凿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年)七月,叫《倴城共遵明禁碑》,由廪膳生员王蕴撰文、附学生员王克耘书丹。碑文云:“倴城,无城也;而以城名,且命名皆有所取。考倴之义,别无所据,忆昔有那颜倴盏者,元将也,岂此地之得名欤?”这一记载,与《滦县志》相一致,应当是倴城得名之原因。那颜倴盏是元初大将,即《元史》第一百一十九卷、《蒙史》第四十四卷记载的“塔察儿”。其生年不详,死于元太宗十年(公元年),为成吉思汗母亲的养子,曾当过成吉思汗的贴身侍卫,久战沙场,功勋卓著,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同称“四杰”。他既来倴城驻过防,屯过粮,积过草,按从古至今以名人姓名命名地名的习惯,倴城这座古城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关于倴城这座古城建于元代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倴城共遵明禁碑》中写道:“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厥后,民居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分析可知:在古城尚未叫倴城以前,古城地方就已有人“聚族”居住,而且南边还有一个海城坞,古城的历史已经很久远。民间俗谚也说:“南罗城,北古城,当中夹个破倴城。”这也说明这里在元代定名倴城以前,就已经有了“城”。对这一点,上世纪七十年代“深挖洞”,人们在古城遗址下边挖防空洞,又挖出了不少物证。有战国的刀币、箭镞,还有汉代的砖瓦。由此可以推断:倴城这块地方,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交易和战斗,至少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筑屋而居。从古至今,倴城人民就有很好的保护古迹的意识。《倴城共遵明禁碑》明确写道:“然古城北御通津涨溢,寔(同是)倴城一带屏障,固不徒古迹遗留也。近或xx(这里失落两字)其上,或刨挖其下,不知缉止,恐数年间即无古城矣。无古城是即无倴城之保证也。爰请于官,明示禁谕。因勒石以垂永久云。”也许就是这尊石碑培育了倴城人民很好的保护古迹的意识,才使这道不知修建于哪朝哪代的高大雄伟的古城墙完好保存至今。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来唐山有这样一座古城遗址